賈徐王村的竹編館。臨潁縣攝影家協會提供
記者 焦 靖
臨潁縣杜曲鎮賈徐王村的竹編館,集中展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技藝”。8月14日,記者到該竹編館采訪。
據杜曲鎮副鎮長聶娜介紹,賈徐王村的竹編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民國時期,村民們依靠老祖宗傳下來的竹編手藝,農閑時或在村里制作竹床、竹筐等換取生活必需品,或去開封、駐馬店等地做竹編師傅,補貼家用。該村主要出產竹床、竹躺椅、竹筐、竹篩、連桿竹耙子等產品。改革開放后,該村成為省內最大的建筑用竹架板生產基地。
聶娜告訴記者,以賈徐王村為代表的杜曲竹編,是黃淮海平原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文化內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人文價值,彌足珍貴。
杜曲鎮注重傳統技藝的傳承,指派專人扶持竹編業的發展,不斷派人去竹編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經驗,并劃撥??钤谫Z徐王村建設臨潁縣唯一用于手工技藝保護的竹編館。
“竹編產品主要銷往附近省市。目前,制作竹編產品已經成為許多賦閑在家的中老年人的主要創收途徑。”聶娜說,在鎮政府的扶持下,竹編匠人們推出竹扇、竹燈等受市場歡迎的新產品,爭取將全鎮乃至全縣的竹編業帶到一個新高度。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