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道路運輸經濟盤增添發展活力,用好城鄉一體化政策助推鄉村振興。服務鄉村經濟發展就是服務發展漯河大局,漯河市道路運輸服務中心把鄉村振興活動作為推動道路運輸高質量發展的長久之策,主動服務、精準服務、常態化服務,真心實意為我市鄉村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紓難解困,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讓城鄉道路運輸經營業戶安心經營、放心發展。“我們交通系統就是要靠交通行業的大發展助推鄉村經濟發展,找準定位,在服務和融入農村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把為漯河人民謀幸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把漯河農村建設的更富裕、群眾生活的鄉村更美麗這個美好愿景目標,作為我們交通系統黨員干部服務基層人民群眾的責任和擔當,把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人心力量作為和基層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連心橋。”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閆沛動情的說道。
不忘初心伴日月,激勵奮進度春秋。不斷延伸的快遞網絡,給鄉村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激發著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曾經,為了收發快遞,部分村民只能前往集鎮,收包裹、寄包裹多有不便。隨著我市“城鄉一體化”、“快遞進村”工作的深入推進,農產品上行渠道日益暢通,農產品市場的繁榮活躍、鄉村地區的經濟潛力釋放成為帶動行業增長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農村物流發展是“短板”也是“弱項”,還面臨著集約化程度低、運營成本高、網點盈利難等問題,需要有關政府部門和快遞企業一起,持續發力?;谶@種形式,漯河市郾城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在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區創建工作中,認真對照省運輸發展中心、市交通運輸局的統一部署,鞏固省級“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區成果,持續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
——鞏固拓展具備條件的農村客運站、村村通客車成果、以“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契機,進一步提升我市農村地區運輸網絡的覆蓋深度和廣度,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服務水平,切實助力漯河經濟盤建設。通過持續發展更加通暢的農村物流,推動一大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導產業持續壯大,帶動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本地品牌不斷形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郾城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趕在了全市道路運輸行業的前頭,通過整合公交線路附近的村級郵政站,商超快遞點,在全區先期培育60個“五統一”的服務點。統一形象設計,統一對外宣傳,統一標志標識,統一設備設施,統一標準管理,村民在村級服務站一次性辦理郵件的收取和寄送,避免來回奔波之苦,用方便、實用、溫馨的實際成果踐行了“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
——在面對快遞進村成本高的情況,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幫忙搭橋牽線,讓郵政、城鄉公交載快遞進村,在保證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快遞時效的基礎上,幫助快遞企業、基層網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過前期建設運營的鄉鎮客運站,設立交通運輸綜合服務站由物流快遞公司進駐。和轄區郵政快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讓郵政快遞業務進駐開展業務,實現“客貨郵”深度融合。例如:郾城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與郾城區郵政公司合作,以郾城區郵政物流園區為基礎,投資改建交郵融合共配中心,政府主導整合區級物流快遞進駐,利用郵政統一配送軟件,實現鎮級快遞共同配送,有利降低各快遞公司費用。與此同時,積極探索互聯網技術在“客貨郵”工作的實踐應用應用,打通郵政快遞信息與公交GPS定位系統,開發一套智慧軟件APP,附近鄉村群眾可通過手機隨時常握公交運行和郵件運輸節點。
——通過推進協調,漯河市宏運公司、漯河市郵政快遞公司就合作事宜洽談簽訂合作協議,投入并改裝2臺新能源小型公交車參與客貨郵工作,每天每輛車兩個來回向郾城區 個鄉鎮(李集鎮、商橋鎮、孟廟鎮、裴城鎮、龍城鎮、新店鎮)運送回收郵政快遞包裹,自運行以來,平均每天配送快遞2000余件,截止目前,累計運送郵件快遞共540000余件。
在這個方面,郾城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走出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通過打造四個鎮級物流中心,與郾城區郵政公司簽定框架合作協議,在龍城鎮利用郵政局在鎮里的場地,建設綜合配送中心,利用建成的商橋鎮、李集鎮道路運輸綜合服務站,協調郵政公司鎮級快遞入駐開展業務。加快推進新店鎮綜合服務站建設,爭取9月改建完成,當月物流快遞入駐。尋求地方政府支持,將鎮級所有快遞整合,讓他們進駐物流中心,快遞服務功能匯合,所有綜合服務站制作統一的標識,進行統一配送,設施設備統一,流程標準上墻,編制共享數據程序,一次錄入,多家平臺共享,實現企業共同分檢,共同配送,郵件全程可查詢追溯。達到資源共享,利益最大化,降低各快遞公司的費用,實現多贏局面。
——通過汽車維修“百城千店”放心示范工作“生根開花”。不斷加強鄉村道路運輸行業運行監測,進一步加大維修數據綜合應用,以示范行動為抓手,豐富數據應用場景,進一步改善鄉鎮車輛維修服務,爭取實現縣域放心維修示范店全覆蓋,為鄉村振興和城鄉一體化提供強有力的道路運輸維修后勤保證。
——通過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逐步得到解決,農村電商發展如火如荼,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等模式的興起,既為優質農副產品找到了銷路,也為更多農村群眾提供了創業的舞臺、就業的機會。在家門口就能夠創業就業,這同樣是城鄉一體化的快遞進村給鄉親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如今,郾城區共有6鄉鎮,四個道路運輸綜合服務站,60個村級物流服務點正常運營,輻射和帶動郾城區109個村莊,為漯河市新農村建設,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推動鄉村經濟振興,滿足基層鄉村人民群眾的需求,提高基層鄉村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我們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先走了一步,做出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我市道路運輸城鄉一體化的縱深推進促進了鄉村經濟大發展,進一步整合了道路運輸場站、城鄉客運運輸等資源,為末端網點爭取更多的利潤空間,補齊末端運輸短板,破解了城鄉運輸發展不平衡難題,讓農村快遞“進得去”后又能“穩得住”。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的深入實施,我市會有更多的村莊將被納入全市整體現代化物流網絡之中,更多的鄉村將獲得新機遇、綻放新活力。我們必定會從從歷史時光里的沙澧舳艫千里、漁火延綿,到現實圖景里物阜民豐、民富市強的一個更有活力、更有前景、更加繁榮的新漯河。
走過泥濘,方知大道珍貴;經歷風雨,更覺陽光美好。前段時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襲擾漯河,我們道路運輸行業面對異常復雜困難局面,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漯河市行業主管部門的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靠前發力、適當加力,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牢牢抓住漯河區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窗口期”,一是幫助公交集團與人社部門對接,順利落實社保費的緩交,共緩交社保費用金額259.43萬元,緩解了公交集團目前資金緊張問題。二是積極引導、參與、召開銀行、運輸企業“見面會”,讓金融“活水”助力運輸企業培育內生動能,與運輸企業共克時艱,前期全市交通貨運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已對接83家(次),其中有合作意向的企業50家,意向金額6330萬元。目前,漯河市交通物流領域專項再貸款,已經支持45家,投放7135.7萬元。三是認真落實好道路運輸企業“白名單制度”和精準滴灌,普惠運輸企業工作上報白名單2家客運企業,492 輛營運客車,貨運企業503家14633輛營運貨車,1家公交企業,790臺營運公交車,15家駕培企業,1家維修企業將受益于國家扶助政策。這些推動我市道路運輸行業政策、舉措的順利推出實施,不但穩定住了我市道路運輸行業經濟盤,同時也給鄉村振興和道路運輸城鄉一體化儲備了再發展的動力和后續力量。尤其是雙匯物流加入“河南省多式聯運項目庫”多式聯運工作的有序推進,不但為雙匯物流創造了有利的經營條件,也為我市不斷完善和加快物流配送網絡和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電商物流、冷鏈物流、大件運輸、危險品物流等專業化物流發展,全力保障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鄉村振興、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前進和努力的方向。
萬馬雷聲從地涌,造物鼎新開畫圖。踔厲奮發千帆競,沙澧大地譜新篇。發展永無止境,奮斗勇攀高峰。奮斗,是一個閃閃發光的詞語。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在推進道路運輸行業城鄉一體化,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緊緊把握新時期鄉村振興的歷史方位和重要使命,圍繞穩住經濟盤這個中心任務,凝心聚力,不負各級主管部門期望,真抓實干,努力在補短板上下功夫,在敢擔當上作表率,在善作為上動腦筋。把“經濟發展”作為根,根深才能葉茂;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本,本固才能枝榮。利用我市鄉村基本交通便捷,原料、產品進出都很方便,響應客戶的時間也足夠短的有利條件,既抓硬條件改善,也抓軟環境提升。在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工作中還要實施“運輸經濟發展特派員”制度,為鄉村物流、快遞行業發展提供“保姆式”“全程代辦”服務,不斷縮短企業辦事流程,加快推動有利于鄉村振興的道路運輸發展項目“快建設”“快落地”“快運營”。為漯河地方經濟構建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鄉村道路運輸產業,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優勢、增添新動能,用優異的成績建功黨的二十大,讓黨的旗幟高高飄揚。(通訊員:趙 海)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