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麗娟 王嘉明
“土地托管到底能給大家帶來哪些好處?村里的土地是全部托管還是部分托管?”日前,在召陵區青年鎮龐墩村村室,5個協商議事小組25名成員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就土地托管一事展開協商。
2021年5月,龐墩村成立了5個協商議事小組,每個小組5名成員,包括村“兩委”干部、老黨員、鄉賢、志愿者等。各小組分別圍繞村莊平安、生態、文明、產業、廉潔5個方面開展日常工作。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徐俊清介紹,2021年以來,協商議事小組成員先后圍繞坑塘整治、村莊綠化、疫情防控、平安建設、集體經濟發展等開展專題協商,一件件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得到妥善解決,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2021年以來,召陵區把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擺在重要位置,積極探索開展村民協商議事,全面提高鄉村治理能力,推動鄉村建設、發展,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初步構建了“黨建引領、群眾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我們積極推行村民協商議事制度,堅持把群眾的事交給群眾辦,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受益者。”該區鄉村振興局局長劉威告訴記者,2021年以來,召陵區各行政村都成立了協商議事小組,積極引導67歲至79歲的老年人參與協商議事。協商議事小組成員按照“人人有分工、事事有人管、遇事就協商、一月一研判”的要求定期協商,建立了常態化、規范化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召陵區共成立協商議事小組700多個。
老窩鎮支毛陳村也有5個協商議事小組,每個小組有7人,每組成員由組長精挑細選。“廉潔星協商議事小組成員主要是村里的老干部、老黨員和一些精通財務的村民。這有助于推進‘陽光村務’建設,真正為老百姓算明白賬。”廉潔星協商議事小組組長謝麗說。文明星協商議事小組邀請多才多藝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作為組員。其他協商議事小組也根據不同分工,有針對性地邀請村民作為組員。
“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協商議事成了黨員干部聽民聲、問民計、解民憂的有效途徑,實現干群溝通‘零距離’。”該村黨支部副書記、平安星協商議事小組組長何占強說,“協商議事制度讓村民都有發言權。大家反映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無論問題大小,我們都認真聽、認真記、認真解決。去年以來,我們通過協商議事解決了不少問題,進一步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目前,召陵區共有4059名黨員加入協商議事小組,10364名農村老人成了村務的參與者、監督員,累計為群眾解決難題2466個、辦成好事實事1800多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918起,農村刑事、治安案件發案率同比分別下降68%和65%;大操大辦、收取天價彩禮等現象得到遏制,紅白事節約資金170余萬元。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