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蒿中剛 通訊員 王云鵬)7月21日,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926.4億元,同比增長4.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
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和疫情沖擊,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通過深入開展“三個一批”活動、推進基礎設施及創新引領型重大項目建設、落實惠企政策等,切實做實做細項目支撐。同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里出臺的一系列穩市場促消費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加快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等,著力穩定經濟大盤,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生產總值增速居全省前列。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926.4億元,同比增長4.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4.3億元,同比增長5.7%,居全省第一位;第二產業增加值440.7億元,同比增長5.8%,居全省第三位;第三產業增加值431.5億元,同比增長3.9%,居全省第三位。
夏糧喜獲豐收。全市小麥播種面積略有增長,單產提高,夏糧產量113.73萬噸,同比增長0.44%;單產514.43公斤,同比增長0.35%;播種面積221.08萬畝,同比增長0.1%。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五位。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長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三位。重點行業拉動有力。上半年,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半壁江山的食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2%,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2.1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個百分點。
服務業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33.2%,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9個百分點。重點行業快速增長。前5個月,全市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4.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8個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加快復蘇。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1.8億元,同比增長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八位。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占比較大的糧油食品類、煙酒類、石油及制品類增速分別達到40.6%、42.4%、31.6%,分別高于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速33.9、35.7和24.9個百分點;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達到11億元,同比增長18.6%。
郵政業務總量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郵政業務總量11.5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八位。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十一位。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2.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八位,比前5個月前移4位。全市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增長1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70.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五位,比前5個月前移1位。
財稅收入增勢良好。上半年,全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4億元,同比增長1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六位(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1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七位)。其中稅收收入達57.2億元,同比增長2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位。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