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盧 松
盛夏時節,沙澧大地項目建設熱潮涌動,企業發展風生水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處處呈現蓬勃發展的喜人態勢。
“漯河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穩住工業農業經濟底盤,用好項目投資這一穩增長關鍵抓手,做優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第三產業這一變量,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和‘跳起來摘桃子’的勁頭,促進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7月13日,漯河市委書記劉尚進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漯河把疫情對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緊盯重點企業達產達效,采取“封閉+點對點”的模式,支持占全市工業體量近80%的106家“億元培育工程”企業一刻不停產,同時發揮食品產業集群成鏈的優勢,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全市66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產達效率98.65%;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組建綜合協調、農機調度、氣象服務、交通保暢、疫情防控五大專班,強化調度、搶收搶種,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劉尚進介紹,漯河用好周例會、周交辦、月講評等機制平臺,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協調推動重點工作落地落細,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把疫情延誤的進度趕上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起來、把發展的節奏拉起來。
重點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我們始終堅持‘項目為王、謀劃為先、招商為要、落地為大’理念,抓牢抓實‘三個一批’活動,推動項目建設蹄疾步穩。”劉尚進說。
漯河建立重點項目月調度、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單”制度,78個項目列入省級“白名單”,125個項目納入市級“白名單”,戴著口罩抓項目、疫情管控不停工;動態完善總投資2.2萬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2萬億元的“十四五”重大項目儲備庫,規模、數量比“十三五”翻一番;聚焦“十大戰略”,謀劃了以“三個五百”為標志的一批重大創新型引領項目,即5個總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14個總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100個總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推行重大建設項目預審批、投資項目承諾制,壓縮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推動項目盡快建成、投產達效。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劉尚進介紹,漯河用足用好中央、省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措施,確?;萜笳唔敻駡绦?、精準直達,盡快轉化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發展的實效。
漯河堅持應出盡出,第一時間出臺紓困解難、促經濟穩定增長45條舉措和26條“補丁政策”,已籌措發放消費券7480萬元開展促消費活動,促市場主體穩得住、長得大、活得好;堅持精準高效,動態更新政策計算器數據庫,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讓企業盡快享受惠企政策;堅持應享盡享,全面落實稅收政策,“緩退減”三方發力完成退稅任務,進度全省第一;堅持應幫盡幫,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建立首席服務官、縣區周例會、市級周例會、市黨政聯席會、提請省級解決的五級化解問題閉環機制,推動企業問題清倉見底。
對標國家重大戰略,面向全省萬億級食品產業需求,漯河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以創新驅動食品產業在新賽道起跑領跑、在新領域發力搶灘。劉尚進說,漯河高標準、高水平籌建河南省食品實驗室,著力構建“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園區”的全鏈條科研轉化體系,努力創建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食品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孵化高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支持衛龍、中大恒源等頭部企業成為國家級、省級創新龍頭企業;加快推廣全國首家中國食品云平臺、全國首家食品行業標識解析綜合型二級節點和全國第二家“星火·鏈網”骨干節點,用數字化賦能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漯河市全面開展“云招商·添動能”活動,把“云端”招商由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轉變為主動應變的“常態之舉”。動態完善20套全產業鏈招商圖譜,組建對接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主導行業前100名、“專精特新”企業四個招強引精專班,按圖索驥精準招商,為高質量發展厚植強大動能。上半年,漯河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60個,總投資800.4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招商項目77個,總投資296.3億元。
“越是形勢復雜嚴峻、穩增長難度加大,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劉尚進表示,漯河將堅持不懈強能力轉作風,全力抓好三季度發展機遇期、高峰期,踔厲篤行爭當排頭兵,乘勢而上實現全年紅,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