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市夏種正在火熱進行。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播種、澆水的忙碌景象。6月13日,在臨潁縣杜曲鎮周莊村的佳圣家庭農場,四川農業大學科研團隊成員正在進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試驗。該農場負責人李曉東介紹,去年四川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與農場合作,進行玉米、大豆間作套種試驗,既保證玉米畝產不減,又讓農場多收了一茬大豆。

科研團隊成員和播種機操作員正在田間播種。
6月13日下午,在佳圣家庭農場田間,一臺覆秸播種機正在套種玉米、大豆。四川農業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金福跟著播種機檢查播種行距,測量播種、施肥的深度,并不時讓播種機停下來,與操作員溝通。
“玉米不減產,大豆是白撿。”在地頭,李曉東笑容滿面。李曉東介紹,去年玉米、大豆間作套種試驗成功后,他的農場在玉米畝產不變的情況下,每畝還收獲了100多公斤大豆。今年,他準備再套種1000畝玉米和大豆。兩所大學的科研團隊半個月前就來到這里,圍繞噴藥、施肥、播種等環節開展工作,收秋后才會離開。
“我們用的播種機能夠按照‘兩行玉米六行大豆’的設定播種,效率很高。目前,播種機還能通過5G技術實現自動播種,進一步提高了效率。”金福告訴記者,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能夠通過兩種農作物高矮搭配、邊行優勢互補,在提高農田單位面積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目前,這種模式在全國不少地方推廣。以佳圣家庭農場為試點進行試驗,目的是探索適合在漯河地區推廣的種植模式,最終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茬豆”的目標,讓種植戶增收。(記者: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