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區商橋鎮萬畝高標準農田里,收割機正在收割小麥(資料圖片)。記者 王曉東 攝
記者 石慧英
陶小敏
六月的沙澧沃野,麥浪滾滾,機聲隆隆,農民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6月1日,記者來到位于郾城區西大坡的郾城區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訪農戶、話增收、議發展,實地了解該聯合體在促進糧食生產、保障農民節本增收和打造供應鏈中發揮的作用。
服務為主 多主體參與
麥收時節,郾城區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內一派繁忙景象。記者看到,農戶收獲的麥子經過檢驗、稱重后,從拖拉機斗卸下,通過自動化設備傳送至儲存糧食的千噸大倉罐。“加入聯合體后,種子、農藥、化肥、技術等,聯合體都能提供,不僅省心還省錢。”農戶對聯合體贊不絕口。
“收獲的麥子直接送到廠里,省去中間環節,讓我們的成本降低了!”該聯合體成員——河南省雪健農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健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收糧更方便,企業還與聯合體內的種糧大戶簽訂訂單。同時,企業為農戶提供種子,提供技術、到地頭收購等服務。這樣既保證了糧食產量、產品質量,又促進了企業和農戶節本增收,有力助推了農業產業化發展。
這是郾城區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實現全員共贏的一個縮影。郾城區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是郾城區積極推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戰略,引導龍頭企業打造的以服務為主、微利經營、合作共贏為目的的糧食產業非法人服務組織。該聯合體成立于2017年6月,涵蓋種、管、收、儲、銷、技術服務等全產業鏈,吸納技術服務職能部門、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村經營組織等多主體參與。目前,該聯合體已有專業合作社36家、家庭農場3家、種植大戶126戶,帶動農戶5000多戶,實現了機耕、機播、機收、排灌、植保等環節社會化服務,群眾支出減少,收益明顯增加。
資源共享 全員共贏
留陽專業種植合作社是該聯合體的成員之一。其負責人陳留陽向記者介紹,合作社主要向農戶提供育種服務。另外,合作社有850畝地、10臺機械(8臺拖拉機、2臺聯合收割機)。
加入聯合體對合作社有哪些好處?這位出生于1992年、2012年從部隊轉業的新型農民滿臉笑意,給記者講了起來。
“我們每年會接到雪健公司的訂單,種子由他們提供,種植過程有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統一進行‘一噴三防’病蟲害防治。糧食成熟后,有車直接到地頭收購,收購價比市場價還高。使用聯合體的農藥、種子、化肥,可以先賒賬;用聯合體的飛機打藥,只需要出農藥和油錢……”陳留陽說,加入聯合體后,這種互惠共贏模式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合作社的10臺機械在加入聯合體后可以提供給大家用。這也成了我的增收項。”陳留陽說。
晉俊嶺是郾城區商橋鎮大楊村的種糧大戶,目前承包300多畝地。他也是聯合體的受益人。
“種地種子很關鍵。在聯合體內部買種子,質量有保障,放心。聯合體內部啥都有,買農藥、化肥還都比市場上便宜。如今,我種地不僅更省錢也更省事了!”晉俊嶺表示,正是這個原因,他承包的土地逐年遞增,從剛開始的不到100畝增加到現在的300多畝。聯合體給了他信心、底氣。
吳杰經營著一家經銷農藥、種子、化肥的商貿公司。今年,他的公司加入了聯合體。吳杰表示,吸引他的公司加入聯合體的原因,是聯合體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發展模式。
“聯合體內有很多種糧大戶,這是我們最看重的。我們承諾向種糧大戶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并為他們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吳杰說。
“投入減少,收入增加,全員盈利。”這句寫在郾城區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辦公室展板上的話,已經變為現實。
小農戶對接大市場
建好聯合體,打造供應鏈。記者了解到,為推進“三鏈同構、農食融合”,我市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面制品生產企業、面粉加工企業、糧食倉儲企業、小麥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農科院和小麥育種專家的深度合作,構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
“郾城區雪健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實現了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拓寬了優質糧食及其制成品的銷路。一袋袋來自漯河的農產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省內外市場,促進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產業發展, 推動了糧食產業向更高層次、更好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郾城區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瘦馬